中国民主同盟长沙市委员会

关于加快长沙“公交都市”建设的建议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民盟市委 时间:2013-03-21 10:51:02
案由:
    30年改革开放,让古城长沙,焕发出勃勃生机。两型社会实验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张张金字名片让古老的长沙绽放出无穷的魅力和强大的发展后劲。特别是近10年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让长沙不仅成为湖南快速发展的龙头,而且成为了“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
    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大人流、大车流,也带来了出行难的大问题。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现有路网的交通承载力已逼近极限。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模式,不出几年,长沙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
    创建“公交都市”、构建畅通长沙,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令人欣慰的是长沙具备了创建“公交都市”的优势: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突出。长沙地处中部中心区域,京广铁路、京株高速及复线、武广高铁枢纽、黄花国际空港等架起了长沙通向全国各地的快速通道。    
    二是公交基础优势明显。常规公交发展迅速。至2012年底,长沙拥有公交车辆3775台,公交线路140条,并先后在18条道路上设置88.6公里大客车专用道,提高了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和正点率。
    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2号线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5月试运行。1号线一期工程于2010年9月开工。长株潭城际轻轨铁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快速公交BRT建设即将启动。我市已计划先期建设万家丽路和韶山路2条快速公交BRT线。万家丽路勘测工作已完成、年底即开工建设。
    三是上级政策大力支持。去年,长沙入围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随之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力支持长沙公共交通事业提质发展。
   四是广大市民热切期盼。多年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多种途径为改善长沙交通状况不断鼓与呼,众多市民也以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向政府和职能部门提出改善公共交通的诉求,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早已成为长沙人民的共识。
    凡此种种,都为长沙创建“公交都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相对滞后。我市2006年编制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已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新修编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依然缺乏前瞻性。
    二是城市交通设施配套不全。长沙现有的城市交通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交通渠化设施、行人过街设施、交通诱导设施相对缺乏,公交站场不足。
    三是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没有权威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综合协调机构。二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未真正建立;三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尚未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社会综合治理和负责人的政绩考核范畴。
    四是公交路权优先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尚未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专道不专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在交通信号方面,我市设置公交优先信号的交叉口不足10处。公交路权优先缺乏保障。
    五是常规公交和出租车出行分担率偏低。目前长沙出租车为6780台,万人拥有量仅为21.94辆,对比杭州36.6辆/万人、成都27辆/万人的标准,长沙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相对偏少。常规公交出行分担率才27%,“2大6小”的经营局面应尽快整合到位,优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距“公交都市”建设验收仅有4年时间,需要我们科学谋划,加快建设步伐。
建议: 
    1、坚持公交优先,强化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刚性约束
    一要注重总体规划。长沙建设公交都市应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衔接,认真组织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做到同步编制、修编和实施,要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确保其科学合理,保证30年内规划不滞后。
    二要注重专业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做好快速公交、常规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公交站场、公交专用道和城乡公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工作。对于公共交通不同类型专业,如地铁、快速公交及普通公交专业规划衔接,确保形成良性竞争、合作互补机制。
    三要注重超前规划。公交都市建设在科学规划、专业规划的基础上必须有超前意识、长远规划,在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方面,能引导长沙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格局演变,能引导产业布局由中心城区向周边拓展,能引导商业中心由中心城区向周边辐射,能引导市民择居由中心城区向周边转移,从而疏解中心区密度,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   
    四要强化规划的刚性实施。 规划如同军队的作战方案,是集思广益、反复推演、科学设计的指导具体操作的蓝图,不得随意变更,更不能因某个重点工程或党政人事异动而大修大改,应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市民监督规划实施的机制,从而有效保障规划的刚性实施。
    2、加强协调统筹,构建公交优先的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成立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交通、发改、公安、财政、国土、规划、物价等多部门参与,建立沟通协调、专家咨询、监督管理、总结评价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长沙“公交都市”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二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公交都市建设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设计、土地、财政、交通、城管、公安、城建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加强联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三要建立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机制。尽快建立城市道路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和道路交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变多头管理、分散管理为统一管理、集中管理。形成对交通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由事后补救转变为提前预防、及时消除和应急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要健全完善各种配套政策。进一步出台完善公共交通规划、投资、建设、用地、运营、价格等相关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从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等多方面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3、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全覆盖公交畅通网络
    首先是要合理规划设置公交场站和配套设施。一要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新建城市道路建设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台、站坪、候车亭等设施,二要在城市道路禁停区内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出租车停靠点。三要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时明确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开发区、新建小区、旧城改造区、新城区、商业网点、风景区、机场、码头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必备基础设施,并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其次是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市区内单向三车道以上的道路或单向二车道以上的道路,应设置全天候或分时段的城市公交专用道,形成合理的专用道网络。城区道路不对公交实行单向行驶的,要确保公交路权优先。调查显示,长沙城区现共有公交车、大客车专用道18条,其中公交车专用道10条,大客车专用道8条,但车流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形同虚设。故一要加大对违规驶入公交专用道社会车辆的监查处罚力度,确保专道专用,二要扩大专用道路线,不光东西、南北向主干道必设专用道,车流量大的次干线也要设置限时制公交专用道。
    其三要加强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在城市商业中心、大型公共活动场所、高校集中区、火车站、汽车站、空港、码头等人流车流集聚地建设换乘枢纽中心,并配套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实现公共汽车、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社会车辆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换乘,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公路、航运、水运等对外交通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配套建设出租车综合服务站,方便民众出行。
    其四要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政府只负责投资建设道路及轨道交通站场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其余交给市场。
    4、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型城市公交管理体系
    一要加快建设公共客运管理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车载GPS终端全覆盖层;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公交客运数据库,作为公交客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资源平台;建立基础软件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公交客运行业业务管理、服务与公交智能调度等应用系统;建立长沙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处门户网站与客服中心。
    二要建立健全信息化指挥与服务系统。在统一GIS平台、GPS平台、基础软件应用支撑平台、公交客运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好公交智能监控调度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公交行业运营监管系统,客运企业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5、优化乘车要素,增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一是要以便捷出行为宗旨,建立各类交通便捷换乘的接驳体系。要以公交走廊与公交场站综合体为纽带,实现居住区与商贸商务区之间快捷的人员流动。应根据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在城市东南西北及中心地带建设好综域性公交枢纽,引导城市产业、商业及居住选择向城市四周拓展;对于市区内的轨道交通站点,应加设大容量公共汽(电)车的换乘设施,以利于轨道交通客流的快速疏解,并充分结合周边商业建筑环境,采取拓宽人行道,延伸扩展多方向的地下连接通道,使由轨道交通产生的步行人流尽可能直接进入周边建筑;对于市区外围的轨道公交枢纽,应规划大型换乘公共停车场,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减少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二是要优化常规公交网线,提高出行分担率。通过优化线路、减少重复和开通特色线路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常规公交线网功能结构,构建由主干线、次干线和支线组成的三级常规公交网络,确保公交覆盖度,方便市民出行:主干线主要对接轨道交通,是常规公交的主骨架,承担中长距离公交出行;次干线主要连通快速公交和主干公交线网,承担中短距离公交出行;支线主要将枢纽、大型客流集散点(学校、医院等)及居民小区串联起来,扩大和延伸公交服务,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整合后的3家常规公交专业营运公司,要优化运营线路,要将分担出行率由目前的30.1%提高担到40%以上,切实负起全市公交客运、接驳、换乘的任务。同时应逐年增加出租车运力投放,达到规划确定的7880辆,有效解决市民出行打的难问题。还应探索建立“公共交通-轨道联运企业”模式,形成市场适度竞争格局。
    三是提高公交乘座舒适度、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公益性服务机制,让公交回归公益属性。改善各类交通工具乘坐条件、车厢环境,提升乘坐舒适度,吸引更多的市民放弃私车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实施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实行老人、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优惠乘车;推广使用电子票务,实行刷卡优惠;实行换乘优惠。以优质公交、绿色公交、低价公交来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6、关心公交队伍建设,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首先要关心公交队伍建设。因为我市公交司机总量短缺,长时间长距离驾驶公交已成常态,驾驶疲劳和职业倦怠中潜伏着安全风险,应定期对一线驾驶员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要防止因驾驶疲劳和职业倦怠引发司乘矛盾、发生安全事故。要多方协调各种资源在公交从业人员的最低收入保障、安居房保障、社会保障、子女入学、职业教育等待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在驾驶培训方面,要出台录用后分年度返还培训费补贴办法,鼓励市民加入公交队伍。要挖掘先进、树立典型,通过舆论引导全社会尊重公交从业者的劳动。
    其次是要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质量。要制定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标准,细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对城市公交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切实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该提案得到长沙市委常委、市长胡衡华的批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003号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 电话:0731-851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