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长沙市委员会

难忘泥土味的德育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欧 英 时间:2013-03-21 10:51:02

       常和一些同为60后的朋友、同事、熟人侃大山,聊着聊着,自然地就聊到我们的童年、少年时光。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从农村出来的同龄人,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几乎是惊人地相似。都是六七岁起就要放牛、割草,八九岁就下田下地干农活,都有一段半饥半饱、穿粗布衣服的记忆,甚至连游戏也大同小异,都有过玩纸包、跳格子、踢珠子、滚铁圈、打驼螺、溜高坡、爬大树、捉迷藏之类的经历,甚至呼朋喝伴到乡邻房前屋后偷桃梅李杏的情节也一模一样。在一个物质贫穷、娱乐匮乏的时代,幼年的游戏高度同质化,大概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相似的远不止这些,同样建筑格局的学校,同样简单呆板的教材,同样“挤油渣”的取暖方式,同样少之又少的作业,同样的忆苦思甜活动,同样的生产劳动体验,等等等等,真的很容易将初次相见、相识的同龄人的情感拉得很近很近,一见如故。
       最让我们感喟不已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出奇地一致。从旧时代过来的祖辈父辈,没有文化,不会跟你讲大道理,也不会要求你树立什么远大理想,他们只会照搬他们长辈的经验,要求你做个好人,做个脚踏实地的人。比如,男孩子做农活要有把式,女孩子做家务要有样式,做不像会挨骂,做不好还会开打。这办法,虽简单,却有效。现在随便逮一个农村长大的60后问一问,我可以打包票:男性没有不会干农活的,女性没有不会干家务活的。
       说到父辈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发现也是惊人地一致。要我们节俭,他们不会跟你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不会讲“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典故,他们只会告诉你“糟蹋粮食,雷公会打人”;要你不去虐杀小动物,他们不会说“动物也有生存权”,他们只会告诉你“谁虐杀了动物,下辈子你就会转世投胎变成它”;要你孝顺,他不会跟你讲“慎终追远”的道理,他们只会在逢时过节时,庄重严肃地敬祀祖先,将你拉到祖先牌位前郑重地叩头作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等德育教育方式,很简单,甚至很恐怖,但效果却很好。浪费粮食“雷公会打人”有足够的威慑力,让我们从小不敢浪费粮食——当然那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让你糟蹋,甚至不小心踩着了地上的饭粒,也会心中惴惴好久,生怕被天上的雷神知道了,遭到惩罚;虐杀小动物“下辈子就会转世为动物”有足够的恐惧感,让我们在捕捉小动物来满足好奇的童心时,再也不敢将小动物虐待至死;追念祖先有足够的神圣感,让我们在肃穆的氛围和庄重的仪式中慢慢懂得了什么叫虔诚和敬畏。
       孔夫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做一个君子尚且要有三畏,做一个好公民岂能没有敬畏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甚至恐惧之心?倘若一个人心中没有了敬畏之心、恐惧之情,那他什么缺德的事做不出来?很多人都明显地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在不断丰富,但道德却在不断滑坡,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心中没有了任何敬畏感,为了一己之私欲什么丧尽天良事都敢做!
       在一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富裕、思想教育越来越强化的时代,公交车上不让座、老人倒地无人扶、邻里有难不援手等失德事件时有耳闻,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啊。
       我无意推崇我们的父辈们所奉行的带着泥土味的“恐怖德育”,毕竟其中有太多的蒙昧元素,我们应当有更科学的、多元的、充满活力的德育方式。

(作者系财经学校支部盟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003号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 电话:0731-851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