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长沙市委员会

不薄新诗爱旧诗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张国鹄 时间:2013-03-21 10:51:02


       有些爱写新诗的人,看不起旧诗,认为旧诗“格律森严,老气横秋”,不便于反映沸腾的新生活,因而不屑一顾。有些写旧诗的人则鄙薄新诗,认为新诗“散漫繁冗,没有诗味”,给他百块大洋也不愿读。我以为这里边存在着某些误解。其实,每种文学样式都有其优长,自然也不免有其短处(局限)。如果辩证地看,某些“短处”,在高手笔下也会化为优长。比如旧体诗的“格律森严”就会酿成“音韵铿锵”和“高度凝炼”。新诗的“散漫繁冗”,运用得好,也将变为“自由灵活”,转动“广角镜头”,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表现波涌浪翻的诗的激情。因此,写新诗的人和写旧诗的人,都应扬长避短,并很好吸取对方的优势,这样取长补短,就很有可能写出内涵深厚、且极富诗味的佳作。作为诗歌鉴赏者,我的态度是:只要具有较高美学品位,旧诗新诗我都读,不薄新诗爱旧诗。空说无凭,现各举一首与诸君共赏。先看桑恒昌的《打蚊子》:
        一掌/把蚊子浮雕在墙上/正法之后/用我的血/写它的罪状。
       在日常生活中,一掌在墙上打死一只蚊子,墙上涂着血污,实在肮脏难看,可诗人的笔下却写得这么美,巧用象征,凝炼深刻:“浮雕”一词,出以借喻,且名词动化,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很美;但实质上则是宣判“蚊子”的死罪,把这个“罪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就是美学上的“以美写丑”。“正法”,“罪状”是法律用语,这就给“打蚊子”这种平凡的生活琐事,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内涵,拓宽了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一个“血”字,更令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吸血鬼”和“害人虫”,词语的“能指”向“所指”极度飞跃,实现了诗歌语言“超语义性”的审美功能。总之,诗虽短小,但内涵深广。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这哪里只是写“打蚊子”,分明是“惩恶扬善”政治斗争的一种巧妙暗示,彰显的是人间一种浩然正气,奏响的是“正义压倒邪恶”、“美战胜丑”这样一支庄严肃穆的战歌。这样的诗,“骤读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给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朋友,在这样的新诗中,你还能寻到“散漫繁冗”的影子吗?再欣赏一首马焯荣的七绝《农村留守儿童答CCTV记者问》:
       笑答阿姨“不想妈,打拼在外娘为家。”
       篱边语罢无声久,闪烁腮边一泪花。
    “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群体。这些儿童一时失去父母的抚养和照顾,生活中确乎遇到了不少困难。  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不平凡的历练,这个“新兴群体”较之城市的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和干练。这首七绝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情况。你看,小小儿童,居然堂而皇之答CCTV记者问,标题中就透出了此中消息。“笑答阿姨”,一个“笑”字,显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不想妈”,回答干脆利落,斩钉截铁。为什么?理智上认识到“打拼在外娘为家”,多么识大体、顾大局!然而这只是一面:理智支配下成熟干练的一面。假定到此为止,甚或沿着这个线路写下去,那就显得有些“矫情”,成了“小大人”。作品巧妙细腻处更在后两句:“篱边语罢无声久,闪烁腮边一泪花”。“篱边”,暗示语境(农村),“无声久”,表明感情发展变化有个“酝酿”、“克制”的过程,愈显出留守儿童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积之愈久,其发必速。终于再也忍不住了:“闪烁腮边一泪花”!不过“一泪花”的“一”字还在透出“克制”的力度。(不是泪雨滂沱)多么乖巧的孩子!多么细腻的笔触!作品以“笑答”开篇,以“泪花”结尾,形成鲜明的对照,真实地写出了幼小心灵里理智与情感的碰撞,细致而深刻地反映了“留守儿童”这个新的群体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表现出的成熟与无奈(一种母爱缺失的无奈),具有一定的心理深度,重重地扣击着读者的心弦!据说诗人也是噙着泪水吟成的。
       这个作品诗味很浓。什么是诗味?窃以为就是“以情动人”。诗中情感的抒发,基于不同的表现对象和不同语境,其方式与强度也各有不同:有的奔放激越,有的委婉细腻。这个作品抒情方式和强度的把握非常到位:它不象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而像山谷泉水,涓涓涌流细无声。就这么默默地,缓缓地流呀,流向无垠的碧野,流向读者的心田。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很考究,如剪裁就相当巧妙:略去问话,而以答话出之,因而显得极其凝炼。与贾岛《寻隐者不遇》近似。语言也鲜活、朴实且简劲。七绝28个字。表现那么丰富的内容,可谓言约旨丰,极耐咀嚼。关于“留守儿童”,媒体多有报道,诗词中似觉罕见,这个作品给诗词园地又增添了新的色彩和内涵。诗人这种密切关注社会的政治热情,很值得称道。是的,正是因为诗人目光四射,时刻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故而作品中便自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流淌着生活的芬芳。朋友,对这样的旧体诗,还好意思说它“老气横秋”吗?

(作者系长沙教育学院支部盟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003号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 电话:0731-851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