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责 任 同 行——记明德支部副主委陈迪夫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阳 淼 时间:2013-03-21 10:51:02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一个人,要想立身于社会并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响当当地扛起应尽的责任,并漂漂亮亮地完成好,这是人生之常理,也是长沙市明德中学陈迪夫同志的人生格言。年届不惑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除三尺讲台上的那份地理教学外,还曾历任明德中学班主任、地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育处主任等职务。现在,他是明德中学总务处主任,并已任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校长,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民盟长沙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支部副主委……如此多的岗位,每一个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但他都干得很漂亮,赢得了好口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都一直牢记着“责任”,并与之同行。
教书育人中求提升
1993年,陈迪夫意气风发地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一年,他24岁。面对台下数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年轻得还有些稚嫩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从那一刻起,他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地理教学中,投注到学生身上,三尺讲台上闪耀着他的光辉。
地理,是一个并不太难的学科,但要让孩子们在小小的课堂之内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领悟洋流物候的因果走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浅显生动,陈迪夫总是会想尽办法,依托各种教学手段扩充书本知识的内涵。因此,他的课堂总是深受学生喜爱。1999年,长沙市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比武开赛,陈迪夫首次参加,便荣获一等奖;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他又入选长沙市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因教学成绩突出,自2002年开始,他一直任教高三年级地理,即使是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也没有因为公务的繁忙而影响毕业班课堂的精彩。他知道,他的课堂,牵系着明德学子的前途命运,这份责任,沉重而神圣。也因了这份责任,这么多年来,他的地理教学成绩不断实现突破,为明德中学高考屡创佳绩添了不少亮丽之笔。
当然,与责任同行的征途中,陈迪夫也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并引领着同组教师策马前行:繁重的教学、行政工作之外,他带领全组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他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人口问题》获湖南省地理学会论文评比省级一等奖,《月相变化规律解析》、《生存与人口问题》分别发表在《高中生》、《人民之友》杂志上……担任地理教研组长时,他在一次次承担公开示范课任务的同时,尤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在他指导下,多人在省市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岗位能手”、“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等荣誉的接踵而至,为这个30出头就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年轻人注入了新的前行动力。
角色互换中定好位
因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加之在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干,2003年起,陈迪夫开始担任学校教育处副处长,从此,他把自己定位在更高的起点上。2006年正是明德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起步年,陈迪夫又多了个新角色:民盟明德支部副主委。作为支部副主委,陈迪夫把自己定位在当好参谋做好助手这点上;同时,作为党外干部,他积极参与学校“十一五”规划,出主意,提方案,为提升学校后勤服务质量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意见,展示出自己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
2007年,适逢学校总务主任空缺,学校在全校范围进行岗位竞聘。为更好发挥党外干部的优势和作用,陈迪夫积极投入到竞聘中,并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高票当选。上任后,他更是积极思考,开拓创新,以“服务教育教学”为第一要旨,让总务处的工作质量一年一个台阶稳步向上。
2008年7月,明德中学喜迁新校,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近六千名师生大都寄宿住校,后勤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党委、行政都为此伤透了脑筋。陈迪夫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超强工作热情。他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在建立健全后勤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他广泛收集师生意见,不断突破后勤服务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员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像推行“维修承诺制”、成立后勤服务中心等举措都得到了明德师生的广泛传颂,让明德中学的总务后勤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高效化。2010年,明德中学的后勤服务中心已涵盖三层食堂、小卖部、水果供应部、夜宵部等多个部门,食堂被长沙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等职能部门评为A级食堂,更被广大师生笑称为“明德好食上”。
实际上,担任总务主任,陈迪夫所肩负的责任,还不仅仅是后勤管理这么简单。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他需要广泛地与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银行等单位联系交流,有时甚至大年三十还在为学校财务相关事务而奔波。随着学校外联活动的增加,他身上又多了一份关于学校形象的重任。2009年暑假,作为全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主会场之一的明德中学,其服务质量就被参赛单位大加赞赏。
如今,陈迪夫为长沙教育谋发展的平台更高,责任也更大了。他担任校长的明德麓谷学校,正以蓬勃的态势兴建在美丽的麓谷之中。今年上半年,学校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明德中学百年文化底蕴、百年优质资源将在他的引领下,在河西那片新兴的土地上灿烂传承。
盟务工作中见真情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在民盟这个大家庭里,陈迪夫是公认的工作热情极高的盟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民盟成员,民盟的精神、长沙的教育事业,我都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这,只是一句很朴实的话语,却一直鞭策着他与责任同行。
作为民盟一员,陈迪夫深知搞好党盟关系的重要,深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党派成员的基本职责,而学校的兴衰、发展与每一个教师息息相关,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是每一个盟员的职责。从这点出发,他总是能主动配合支部主委,按照民盟市委和学校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盟员参与各类学习,及时传达时政新闻、会议精神,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明德支部组织盟员活动,他总是积极争取学校党委的支持,自己则和支委班子成员一道,跑前跑后,将各项服务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为让盟员积极投身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他充分利用好一切可以展示民盟风采的平台。2009年暑假,全国第十届中运会男子篮球赛在明德中学举行,他与主委商议后,组织十多位盟员参与服务工作,参赛单位大加赞赏。这一举动,既提高了盟员们的协调能力,也扩大了民盟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教育系统教工篮球赛、“星城杯”教学比武、王沛清从教五十年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等活动相继在明德中学举行,他又带领各位盟员主动承担起了多项后勤服务工作,为学校一次次争得荣誉。2009年,民盟市委首次举办盟员科级干部培训班,会场放在了明德中学新校区。尽管新校区各项工作刚刚起步,任务繁重,但作为总务主任的他,二话没说,在会务接待、场地安排等方面,事无巨细,倾心尽力,使这次会议给市领导和各区统战部领导留下深刻印象,也大大展示了民盟和新明德风采。
除此之外,作为民盟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当听说民盟对口帮扶对象浏阳龙伏镇中心完小学生课桌椅不够时,他二话不说,当即表示解决五十套全新的课桌椅,而且安排车辆,运送到浏阳龙伏……
陈迪夫说:“在我的骨子里,有着强烈的‘盟兴我责’的使命感……”,或许正是这一份使命感,让他在各个岗位上都想着民盟组织,想着各位盟友,想着将民主同盟的精神发扬光大。
如今,明德支部的20位在职成员,全是明德中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明德支部也多次荣获“长沙市先进支部”、“湖南省先进基层”等光荣称号。
人生路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用责任心去灌溉,在下一个收获的季节里,必将有无数个惊喜等待着我们。在明德中学,陈迪夫也收获了自己的人生:2002年获学校“十佳教学能手”和市教育局 “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获教育局“国寿”学校安全奖,评为学校“十佳教学能手”、民盟市委“优秀盟员”;2006年当选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协会“先进个人”、民盟市委“优秀盟务工作者”;2007年评为市教育局“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获“天成优秀教师奖”和“全国后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获“香港房角石优秀教师奖”……
所有的荣誉,是他过去人生足迹的见证,更是他那颗沉甸甸的责任心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