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免费公园的开放力度,降低市民市内休闲健身的门槛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杨文盛 时间:2013-03-21 10:51:02 2000年5月,长沙烈士公园开始免费开放,市民不必为掏钱买门票而对美丽的公园望而却步,公园开放后依旧火爆的现实也反映了老百姓对休闲的真实需求。然而,8年多时间过去了,长沙免费开放的公园仍屈指可数,这与长沙城市发展的步伐很不协调(2007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53元,可支配收入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第1位),也与“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名不符。我们企盼政府增大长沙免费公园的开放力度。
其一,公园建设目的就是为给市民提供方便优良的公共体闲空间,应体现公共园林的公益性与福利性,从根本上说,其所有权是属于所有国民的。一个城市对公园实行免费开放的力度也向百姓传递出一个信号:这座城市越来越重视公众福利,而且有能力、更有意愿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进公共福利。这样市民会增加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
其二,公园是用纳税人的钱修建的,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已经向国家纳税,在享受公共产品服务时应当拥有免费的权利。公园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设施,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享用它,它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政府负责提供,这种服务通常是不应该收费的。长沙市2007年已实现了GDP超过2000亿元,税收收入310.12亿元,占当年全省国税收入的51.68%,市政府应加大对公园的投入,加快免费开放的步伐。
其三,公园免费成为政府民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实力增强的表现,全国许多城市免费公园开放力度都很大。
武汉2007年10月以来除了黄鹤楼公园和武汉动物园外,其余30来家公园已免费开放。
杭州西湖环湖公园从2004年10月开始免费开放,成为全国惟一不设门票的4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点总面积超过2000公顷。“免费西湖”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洛阳市从2007年10月起,六大城市公园除特定时间外,全部免费开放。
上海免费公园从2006年4月开始又扩容至125座,占全市公园总量近九成,日均接待游客约四十万。
株洲市从2004年元月起,实行城区所有公园免费开放。
公园免票后带来的管理和人员压力骤增等问题,可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运营经验,通过加大管理投入和改革管理机制来解决:
1、长沙应制定全市公园免费开放的时间表,让公园逐步回归它的公益性质。
2、除政府投入外,可通过社会募捐筹集专项基金弥补资金缺口,通过发动周边单位认养绿地等减轻维护费用。
3、招募志愿者解决管理人员的缺口,应对节假日的游人骤增。
4、公园走市场化运作的策略,在园内适当经营一些娱乐、服务项目,以补贴一些资金。
此外,岳麓山风景区是以山为基础开发的景区,也是市民登山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市民登山的目的不是旅游却要收费,这影响了他们参与群众体育运动的热情,客观上限制了群众体育运动,这与奥运精神,与全民健身的主题不符。应考虑参照其他城市的模式,采取优惠政策,降低市民市内休闲健身的门槛。
1998年4月桂林市政府出台的文件规定,所有持有桂林身份证的人都可以享受市内景区的优惠。
广州的白云山是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10月以后,市物价局扩大了老人进入景区的门票优惠范围:对65岁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实行免票,对60-64岁老人凭相关证件实行半票优惠。
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风景区东佘山园于2008年9月20日免费开放。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它山园也将逐步向市民免费开放。
岳麓山风景区建议采取以下惠民措施:
1、早上八点半之前,本人持本地身份证进入风景区免费,八点半之后则半价。
2、老人进入景区的免票年龄也应降低至65岁,(毕竟70岁以上年龄的老人登山可能不宜作为他们的主要健身活动)60-64岁老人凭相关证件实行半票优惠。
(该提案被市政府评为2009年度优秀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