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心区中小学科普活动的调查与建议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admin 时间:2013-03-21 10:51:02天心区中小学科普活动由于各级领导的一贯关注和重视,经多年实践的印证,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因此,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然而,面对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亟待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我们从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使我区中小学科普活动更深化,更具活力,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近期,我对本区中小学科普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为我区中小学科普活动在各项科技赛事中取得的佳绩而深受鼓舞,同时,随着深入调查也引发了一些思考。现将调查情况和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经调查了解,我区中小学科普活动的开展有以下特点:
1、领导重视、分层管理、措施有力。
历年来,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对中小学科普活动的开展一直很重视。每年区教育局都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本区具体实际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并将任务落实到各个学校,实行分层管理(即局-教研部门-学校-科普辅导员),层层落实,措施有力,为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2、加强科普辅导员培训。
抓好科普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科普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当今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要求对科普辅导员不断“充电”,努力提高其自身科学素质,方能担当大任。对此,区教育局一直抓得很紧,每年省、市组织的科辅培训班都要求各校派人参加,区内也根据需要适时举办有关科辅讲座。这些培训、讲座贴近科普辅导员工作实际,既具前瞻性又具实用性,很有指导意义,为我区中小学科普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科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历年来,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创新大赛、“三小”作品竞赛、车模、航模、海模等多项有声有色的赛事,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潜能,发现了人才,大批学生获奖受到表彰,而且一些学生因此被免试推荐升入大学。而每年的区科技节办得有规模,有气势,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赞许和肯定。
4、发挥了科技创新基地的龙头作用。
我区天心一中等中小学被挂牌授予科技创新基地称号。这些学校承接国家、省、市“十五”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多项科技竞赛。他们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了全区各个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使我区中小学科普活动充满了生气,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问题和建议
尽管我区中小学科普活动成绩喜人,然而调查中,通过与一些基层干部和科普辅导员的接触,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1、建立一支高素质和相对稳定的科普辅导员队伍仍是重中之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区各校定员定编,教师轮岗成为普遍现象,这无疑对作为兼职的科普辅导员会产生一定影响。一些科普辅导员或被提拔、或因职称需要轮岗。一些学校科技活动由于没有得力的科普辅导员而出现竞赛成绩下滑的情况。这样也造成了各级培训年年办,一支高素质和相对稳定的科普辅导员队伍却始终难以建立起来的局面。
建议:(1)区教育局在通盘进行人事安排时,慎重考虑这一问题;(2)各基层学校行政从考虑全局工作出发,应注意加强对“另选角色”的培养,从而保证学校科普辅导员后继有人。
2、学校参与科普活动的意识有待增强。
这里有两件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是去年长沙市中小学生科技作品预展,我区天心一中作品获特等奖,但其他学校特别是小学这一块已鲜有引人注目的作品;二是今年的创新大赛,唯有天心一中“一枝独秀”,而其他中学响应寥寥,各小学参与率亦不高。
建议:(1)各校行政应做中小学科普活动的有心人,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2)应给科普辅导员交任务、给时间、提供适当经费,充分发挥科普辅导员的积极性,达到成果转化的效果;(3)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科普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
3、切实办好区科技节。
我区每年中小学科技节的确办得有规模,有气氛,热热闹闹,也深受上级部门的青睐,然而培养的学生应是明天国家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人才。
建议:(1)利用区素质教育基地场地之便,对科技作品,进行图版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学习;(2)将优秀作品实物、创作思路、运用原理介绍录制刻盘,分发各校,以期对今后的科技活动发挥启迪作用;(3)建立区青少年科辅论坛,以区教育网为中心,通过校园网,让科普活动进入课堂。
4、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结合,让中小学科普活动进入社区。
据有关人士粗略统计,中小学生每年在校学习的时间约为180余天,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半的时间生活在所属的社区,而学校如何与社区紧密配合,组织多种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将青少年科普的元素融入其中,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建议:相关部门、学校、社区为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才,通力合作,积极行动起来。
(此为天心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