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长沙市委员会

毛泽东两首《沁园春》词浅析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曾令衡 时间:2013-03-21 10:51:0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旧体诗词给我总的感觉是,不仅形象生动,诗味盎然,而更为突出的是它那磅礴的气势和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两首《沁园春》词,无疑是他的代表作,因而也是最能体现他这一艺术特色的力作。不揣浅陋,下面就稍加分析,以就正于高明。

       《沁园春·长沙》一开始就点名季节“寒秋”,但作者一脱古人“悲秋”窠臼,整首词的情调仍然是乐观向上的。接着便写他“独立”所见之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染”字便真正是“境界全出”,这不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生动写照么?继而他把目光转到水上,“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一静一动,寥寥几笔,就把岳麓山和湘江这一“山”一“水”的景色特点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不能不令人叹服,作者的确是写景高手。接下三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三个动词用得尤见功力,不仅把大自然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更让人感到,无产阶级不也正在“竞自由”么?这也许是诗人一种暗示吧!结局着一“怅”字,点明当时革命尚处于低潮。但他并不消沉,而是理直气壮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无疑是向世人宣告,这大地难道不应由无产阶级来“主沉浮”么?

       下阕抒情,借追怀往事,直抒胸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虽只是“书生意气”,但已经是豪气干云了。这不能不令人想起他当年在湖南一师读书时那“峥嵘岁月”,尤其是他那“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抱负和“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结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看似轻轻一点,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到湘江“击水”的事,但实际上是为他的“书生意气”又浓浓地添上一笔。这与他说的“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词,历来有豪放和婉约之别,而豪放派的代表作家历来又首推苏轼与辛弃疾。但苏辛词能与毛词相提并论么?当然不能!不过,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像苏的“大江东去”、辛的“气吞万里如虎”,读来也是豪气逼人的,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沁园春·雪》,作于重庆谈判前夕,他此时已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因而他词的意境也就是另一种气象了。我每当读到他这首词时就会联想到孙髯所撰云南昆明湖大观楼上那幅长联。因为孙联也是上联写景下联怀古,而且怀的都是古代英雄人物。虽是一词一联,但立意谋篇何其相似乃尔!因而无妨作些比较。

       先说写景。毛词写雪景,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从“万里雪飘”到“红装素裹”,把辽阔的“北国风光”描绘得像画图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孙联呢,从湖的周围写到湖的中央,再写到四季景色的变化,把整个昆明湖景渲染得淋漓尽致。甚至写作手法也极其相似,毛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以动写静,把“山”和“原”都写活了。孙联“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么?从写景来看,各有千秋,难分轩轾。

       而怀古抒情,二者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毛词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价是很有分寸的,因而也是十分恰切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开始就肯定,不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成吉思汗,都是这“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只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而已。而成吉思汗呢,虽然“只识弯弓射大雕”,但武功盖世,不仍是“一代天骄”么?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既大有睥睨古今一切英雄人物之慨,更给人以“天下英雄舍我其谁”之感。当然,这里的“我”,指的是“大我”,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当年所有无产阶级“风流人物”。这是何等心胸,何等气魄!而孙联呢,在历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伟烈丰功”之后,正如作者开头所说“叹滚滚英雄何在”,这就是说不管英雄人物也好,“伟烈丰功”也好,都已成历史陈迹。最后只能如作者结句所言:“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苍凉伤感之情溢于言表。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无他,只因为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孙髯则不过是旧时代区区一介书生而已。

       总之,我每当读到他这些诗词的时候,总是精神为之一振,有时甚至豪情满怀,还真想干一番事业哩!

(作者系湖南一师支部盟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003号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 电话:0731-851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