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长沙市委员会

关于制定和实施乡村医生支持计划的建议

 文章来源:长沙民盟 作者:何寄华 时间:2013-03-21 10:51:02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网底,在农村防病治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卫生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提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先后出台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开展了最美乡村医生评选活动,李克强总理还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乡村医生代表。通过国家的重视,各级加大财政投入,村卫生室网络体系得到明显加强,乡村医生地位和待遇有明显提高。以湖南长沙市为例,长沙市通过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行动,全市已建立行政村卫生室1362家,其中由村委员会或乡镇卫生院无偿提供房屋的达1018家,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质的达645人,乡村医生年人均财政补助超过6万元,有效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从各地整体情况来看,村卫生室主要还只是解决了“有”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能”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全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还任重道远。
    一、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是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偏低,服务能力有限。国家规定村卫生室建设面积不少于60m²,标准偏低,难以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处置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等分设,同时规定村卫生室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且规定公建民营,为兼顾乡村医生收入,目前绝大部分村卫生室只有1名乡村医生,难以胜任繁重的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且由于乡村医生准入门槛不高,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有限,不能较好为老百姓提供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同时由于村卫生室只有1名村医,且大部分为男性,不利于妇女在村卫生室看病就医,更不利于村卫生室对孕产妇等有关健康访视管理任务的落实。
    二是乡村医生半工半农,身份尴尬。目前乡村医生身份特殊,从事的工作是代表政府向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身份又是独立的农民身份,政府只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其余靠自身创收,导致村卫生室名为政府举办,实际与个体诊所没有多大差别,不利于村卫生室公益性的体现。
    三是乡村医生缺乏相应养老保障,有后顾之忧。由于乡村医生身份为农民,国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项规定,乡村医生认为没有体现出他们承担政府职能、为老百姓无私奉献的相应养老保障待遇,他们认为在村卫生室岗位上工作几十年,当从这个岗位上退出之后,最后还只享受普通农民的较低养老保障水平,他们认为不公平,有后顾之忧。这也是目前在岗乡村医生最大的诉求。
    四是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大,发展空间小,后继乏人。村卫生室一般由乡村医生独立经营,且没有建立完善医疗责任风险保险机制,医疗责任风险主要由乡村医生个人承担,乡村医生感觉压力很大,时刻担心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同时由于村卫生室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受限,现有的大中专院校医学毕业生大多不愿意到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乡村医生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
    五是村卫生室点小量多,难于监管,医疗安全有隐患。村卫生室虽然机构小,但数量非常多,分布面广,且由于公建民营,村卫生室存在较大的独立性和其实际的趋利性,乡镇卫生院不愿管,也很难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更难监管到位。加上乡村医生诊疗技术水平不高,相当部分村卫生室存在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等行为,存在较多医疗安全隐患。
    二、几点建议
    1、制定实施乡村医生支持计划。国家制定和实施乡村医生支持计划,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职能定位,根据并乡合村等区划调整以及老百姓医疗卫生需求,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增设乡村医生编制,将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切实解决乡村医生身份问题。严格规定乡村医生准入退出标准,完善乡村医生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政策,建立乡村医生荣誉制度等,提高乡村医生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鼓励乡村医生扎根基层。
    2、适当提高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国家适当提高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业务用房面积最低要求,保证村卫生室能够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处置室和健康教育室等切实分开,加强村卫生室设施设备配备,提高村卫生室档次水平,且统一村卫生室房屋外观基本色调和标识标牌设计,便于老百姓识别。同时规定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统筹解决医生和护士的配比问题,尽量明确有1名女性医护人员,方便孕产妇医疗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3、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培训培养。将乡村医生队伍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规定乡村医生每年的培训学时,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分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乡村医生培训方案时,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培训的方法要多样性、灵活性,要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工学矛盾,要让乡村医生学得了、学得进、用得上,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对于乡村医生缺乏的地区,采取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模式,建议国家参照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出台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村志愿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青年进行定向培养,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同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城市医院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下乡支农要延伸到村卫生室一级,并鼓励上级医院退休医生到村卫生室开展医疗技术指导和培训。
    4、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紧密管理。实施紧密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管理序列,由卫生院统一聘用,统一发放工资、统一购买医疗和养老保险。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村卫生室设备、药品、耗材等由卫生院统一调配,进行成本核算,村卫生室按要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一般诊疗费政策。以卫生院为主加强对村卫生室医疗卫生行为监管,保证依法执业,规范诊疗,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5、加强乡村医生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国家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和监督。每年组织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落实国家关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政策。
(该提案受到媒体高度关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003号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 电话:0731-85119562